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云南网讯(记者 彭锡 通讯员 孙冬强)近日,云南曲靖文华街道凤来社区“候鸟食堂”传来阵阵歌声,前来等待用餐的避暑游客自发组织唱起来,好不热闹。“这个食堂饭菜新鲜、花样多、味道好、服务好,我们来这边避暑来这里吃饭很方便、又实惠,很满意。”来自四川南充的李阿姨表示。
近年来,得益于曲靖凉爽的气候条件和文华良好的区位资源优势,文华街道逐渐受到游客青睐,成为大家的旅居避暑地。为了留住并吸引越来越多的避暑客,当地紧密结合自身实际,通过“三访三送”做足服务功,筑巢引凤来。
针对“候鸟”老人“人不熟、地不熟、情况不熟”“三不熟”的实际,依托街道“1+6+N”党群服务阵地,当地成立了“1+6+N”“候鸟驿站”,各党群服务阵地的党员化身志愿者,为前来咨询的游客提供优质房源推介、医疗咨询等信息服务。结合区域化党建,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“大工委”作用,策划文华街道第二届候鸟文化旅游节,举办“文华杯”篮球邀请赛、挑战赛,通过线下活动、线上直播双向促进,带动赛事所在的凤来好食里街区人气持续走高。6月以来吸引各地游客2.8万人次以上,日均观赛千人以上,带动凤来一组、丰登三组等4个居民小组居民户均房租增收1万元。同时,策划了红船精神、炫酷街舞、温情亲子、激情火把节、浪漫七夕、候鸟文化周等主题周活动,让“候鸟”老人想来且留得住。
针对川渝“候鸟”老人大多喜爱吹拉弹唱活动,在居住地无活动场所和阵地的情况,街道党工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,在“候鸟”老人居住较为集中的丰登三组、凤来一组搭建临时舞台,为“候鸟”老人搭建才艺展示的平台。在“候鸟驿站”设置便民生活服务指示牌,提供开水服务。同时,街道党工委举办首届“候鸟”文化擂台比武,让“候鸟”老人展示才艺、比拼技艺、交流文化,留下美好回忆。针对川渝“候鸟”老人的饮食习惯,居民小组党支部主动帮忙牵线,为“候鸟”老人寻找自建房闲置底商和房屋,建立“候鸟食堂”,解决了“候鸟”老人的就餐问题,实惠可口的饭菜赢得了“候鸟”老人的一致好评。
此外,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网格员作用,围绕安全生产、食品安全、危化品管控、社会治安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,采取街面巡查、进院排查、入户走访、开门接访等方式,全方位开展拉网式排查,建立问题隐患清单。创新推出“法律诊所”工作机制,针对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中发现的复杂、疑难案(事)件,基层治理办、司法所、信访办、街道派出所、律师事务所“三所两办”安排专人作为固定调解员,实时开展集中“会诊”,并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具体方案,推动“疑难杂症”有效解决,切实从根源上消除社会治安隐患。截至目前,街道“法律诊所”共开展活动 20 次,“接诊”干部群众 109 人次,为辖区“候鸟”旅居老人创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。